“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带一路”投资的重点领域,哪些沿线国家最具吸引力、什么行业投资潜力更大始终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6月7日,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发布,发展指数显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合作前景看好,总指数创新高,东南亚地区吸引力最强。电力行业需求旺盛,新能源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联合发布。2018年指数研究的国家包括蒙古、老挝、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土耳其、希腊、葡萄牙等“一带一路”沿线63国。该指数所关注的“发展”并非指一国基础设施的现状,而是该国未来2~3年基础设施发展的前景。
东南亚国家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指数显示,2018年国家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中,前十名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巴西、波兰、土耳其、马来西亚和印度。其中,印度尼西亚指数得分158.2分,连续两年排名榜首,其发展环境、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指数均排名前列;新加坡以141.7分排名第二,其发展环境指数突出,分值最高。
从区域排名情况来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指出:“东南亚地区仍是‘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合作的热点区域,连续两年位居第一;而西亚地区排名因地缘政治冲突及国际油价波动的不利影响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
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求持续旺盛,区域内各国在能源、交通、公用事业、建筑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在东南亚10个国家中,有7个国家的指数得分位列本年度排行榜前20位。市场需求指标得分较高,使东南亚国家指数普遍处于高位。
能源业发展指数增长20个百分点
发展指数显示,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业发展指数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能源业规模与增速指标自2011年后有所放缓,并于2016年在能源业项目热度指标的推动下逐步回暖。2018年能源业指数为135.7,较2017年的112.4增长了2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
(图:“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业指数)
房秋晨表示,交通与电力行业继续领跑“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排名,本年底电力行业指数升至135.7,为2018年度总指数的上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项目将为国际电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党组成员王志轩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消费水平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并将带动电力投资建设。
数据显示,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行业总产值约为 1089亿美元,占能源行业的72%。全球电力投资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累计电力投资规模约6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占全球电力投资总额的40%左右。面对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各国积极出台电力发展规划,如印度“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政府追加电力投资1万亿美元,实现全国总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增长了2%,达到28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增长幅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发现,“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能源行业发展规划中,清洁能源、电力、核能、可再生能源潜力较大。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已确定2016~2020年改造天然气管道综合计划。工程改造计划包括压缩机站、管道管线、天然气分配站、供热供暖设施和防范设施等。印度政府计划开发22个反应堆,增加40GW发电能力,预计2050年印度四分之一的电力总量由核电供应。欧盟要求波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比例不低于15%,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方向之一。波兰提出到2020年交通领域燃料10%实现生物质能。
为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房秋晨谈到三点建议:一是各国政府应做好项层设计和政策沟通,深化基础设施合作;二是金融机构应加强创新,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跨国基建可持续发展;三是企业应把握“一带一路”“晴雨表”,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分享推荐